为什么在生成式 AI 时代“通才”将主宰未来
AI对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影响是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推荐一篇刚看到的文章,其核心思想是:在生成式 AI 时代,通才——那些在多个领域都拥有广泛知识的个人——将比专才更具价值。
关键观点:
- 历史视角:以古雅典为例,社会从早期的通才主导逐渐过渡到一个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复杂系统。然而,作者认为,在 AI 的助力下,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次”通才精神”的回归。这种通才精神强调全面发展、跨界思考和灵活应变;
- 「棘手」vs「友善」环境:这是David Epstein 在自己的一本书中提出的框架,棘手环境特点是规则模糊且反馈滞后。相比之下,AI 和专才更适合在规则明确、反馈及时的「友善」环境中发挥作用;
- 大语言模型成为通才的得力助手:LLMs使得通才们能够快速获取、加深和整合各个领域的信息和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出正确问题、洞察问题本质、在未知领域开辟新路——这些能力仍将是人类独有的。通才凭借其广博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将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个人感触:
我也觉得在AI使得传统的“技能”变得门槛更低了以后,通才才是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应该更受鼓励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
- 通才的“通”并不是说在每个领域只懂10%-20%,而是能在很多领域能有个“半桶水”的50-60%的水平了;
- 而且,如果能达到了一个或多个专业领域方面的专家能力,将有助于你知道在学习新事物时应该问什么问题(例如某个前端研发专家能将他的领域专长转化为广泛的领域理解能力)。再配合“通才”能力的话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