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看孩子身上是否有这个特质就能准确预测他未来是否能成功?

决定一个孩子未来能否成功的其实只有意志力这一个因素?

当今的家长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获得更大的成功可谓是鞠躬尽瘁了,从早教、学区房到陪写作业,每一项都成为家长群中的热门讨论话题。如果给家长们提问:到底什么因素才能从小就决定一个孩子是否成功?100个家长可能会有100种不同的答案,但是根据《意志力》这本书的开篇就提到的著名斯坦福棉花糖实验来说,决定一个孩子未来能否成功的只有意志力这一个因素。

图片

斯坦福棉花糖实验是在上个世纪末,由Walter Mischel和Ebbe B. Ebbesen两位学者进行的著名实验。实验的流程很简单,他们找了一群大约4岁的小朋友过来,将他们带到一个房间里面。学者们将一块棉花糖放到小朋友面前的桌上,并解释到:“给你一块棉花糖。你如果能等到我回来,我会再多给你一块。或者你也可以立刻吃掉(但是就没有第二块了)”。

虽然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要忍耐15分钟大人回来后才吃掉就放在面前、已经属于自己的棉花糖确实太困难了,但实验发现大约有1/3的小朋友最后能抵抗住不立刻吃掉棉花糖的诱惑,成功获得了奖励的第二块棉花糖。具体可以看看来自当时实验录制的现场视频,各种萌娃在糖果面前的表情绝对能让你笑出声来。

很巧合的是,由于这次实验邀请的小朋友们都是来自斯坦福的一家幼儿园,而研究人Mischel自己的女儿也在其中。其后一段时间因为经常还会提到女儿谈起之前班上的各个同学,Mischel发现好像很多在棉花糖实验中没能抵抗住诱惑得到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们在长大后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因此他决定在多年后进行一项跟踪实验。在这项跟踪实验中,Miscehl对于当年参加了棉花糖实验的孩子们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那批能抵抗住15分钟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们在SAT入学考试的分数比那些很快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们要高整整210分!不仅如此,抵抗住诱惑的这组孩子们在长大后,无论从受欢迎程度、薪水还是身体健康程度上都显著高于另外一组孩子。

这个研究发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激起了很大的反向,因为根据当时的主流研究表明,任何在儿童早年的的经历和特质(包括IQ)其实对于儿童成年后没有什么影响(除非是一些及其极端的情况,例如残疾或者严重的家庭虐待)。

由此,《意志力》这本书的作者Baumeister提出了意志力其实是人们未来能否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考量因素。

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总结:

  • 每个人脑中都有固定数量的意志力,可以将其想象成为电池的电量条,每次控制思想、情绪、表现的时候都会用掉一些。例如你辛苦上了一天班后回到家,因为“意志力条”已经接近红色,就比较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身边的伴侣吵架;
  • 好消息是“意志力条”是可以自我恢复的,无论是美美吃一顿大餐还是好好睡一觉都能让你的意志力条重新涨回来;
  • 人类的身体在做决策和自我控制的时候会用到体内的葡萄糖,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当年的赌神电影中,周润发会在赌桌上一直巧克力不离手了。同时也请尽量避免在自己觉得精力不足的时候做出重大决策;
  •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冥想的读书心得,冥想的思路也是认为人的心智是可以像肉体一样通过锻炼来强化的。人类的意志力也是一样,例如你可以通过做一些小的事情,包括坚持用不常用的手来开门或者刷牙,来获得整体意志力提升的积极效果。

每个人都有个固定的“意志力条”这个理论倒是让我想起之前的一部迪士尼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人都头脑中总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想法在互相做斗争。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代表不同选择的“小精灵”就会出来PK一场,获胜的一方会支配我们的行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大概也就是为什么你的“意志力条”会不断缩短了。

图片

很多头脑中会打架的原因都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争,也就是到底是否要延迟现有的快乐,例如立刻能获得快感的大吃一顿或者打游戏,而去选择能给自己带来长远好处的事情,例如选择控制饮食、健身或者学习。由于我们每天面临的短期诱惑实在太多了,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条”,成为更好的自己。

提升意志力的几项具体建议

  • 聚焦 – 你没有那么厉害,每次只做一件事情。不要尝试同时进行多项对于意志力有重大挑战的事情,而是每次专注在一间事情上。甚至也可以将某一个大目标拆解成几个小任务来分步骤完成;
  • 订一个清晰的计划并自我监控– 一方面来说,设定好自己当前的目标是养成良好自控的第一步,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一次列出太多待办事项,导致最后完不成而“破罐子破摔”;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协助你减少每天的意志力损耗– 很多事情如果一旦形成了习惯,你的身体就类似进入“自动模式”一样会在不需要使用意志力的情况下完成这些事情。例如你订好了每周一、三、五早晨7-8点进行跑步,就不需要太多在每天入睡前考虑“明早要不要起来跑步呢?”
  • 遇到拖延症的时候可以尝试“什么都不做”– 人们在想拖延的时候其实还是在做各种各样能获得即时反馈的事情来逃避,例如刷抖音或者是打游戏。这时可以尝试“什么都不做”,也就是给自己限定这段时间要么开始做正事,或者就什么都不做;
  • 自我奖励很重要– 正如棉花糖实验中能撑过15分钟考验的孩子们最后获得了额外的糖果作为奖励一样,你也可以在自己完成一项有挑战的目标后奖励自己,这会使人产生成就感。但是请遵守只有目标达成才能给予奖励的原则,而且大目标对应大奖励,小目标对应小奖励;
  • 最后,请记得“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项朴素的道理;